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六天 | 242. 有效的字母异位词 349.两个数组的交集 202. 快乐数 1.两数之和

有效的字母异位词

思路:

定义一个数组叫做record用来上记录字符串s里字符出现的次数。

需要把字符映射到数组也就是哈希表的索引下标上,因为字符a到字符z的ASCII是26个连续的数值,所以字符a映射为下标0,相应的字符z映射为下标25。

再遍历 字符串s的时候,只需要将 s[i] - ‘a’ 所在的元素做+1 操作即可,并不需要记住字符a的ASCII,只要求出一个相对数值就可以了。 这样就将字符串s中字符出现的次数,统计出来了。

那看一下如何检查字符串t中是否出现了这些字符,同样在遍历字符串t的时候,对t中出现的字符映射哈希表索引上的数值再做-1的操作。

那么最后检查一下,record数组如果有的元素不为零0,说明字符串s和t一定是谁多了字符或者谁少了字符,return false。

最后如果record数组所有元素都为零0,说明字符串s和t是字母异位词,return true。

时间复杂度为O(n),空间上因为定义是的一个常量大小的辅助数组,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(1)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bool isAnagram(string s, string t) {
int record[26] = { 0 };
for (int i = 0; i < s.size(); i++) {
record[s[i] - 'a']++;
}
for (int i = 0; i < t.size(); i++) {
record[t[i] - 'a']--;
}
for (int i = 0; i < 26; i++) {
if (record[i] != 0) {
return false;
}

}
return true;
}
};

两个数组的交集

思路:

这道题目,主要要学会使用一种哈希数据结构:unordered_set,这个数据结构可以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。

注意题目特意说明:输出结果中的每个元素一定是唯一的,也就是说输出的结果的去重的, 同时可以不考虑输出结果的顺序

这道题用暴力的解法时间复杂度是O(n^2),那来看看使用哈希法进一步优化。

那么用数组来做哈希表也是不错的选择,例如242. 有效的字母异位词(opens new window)

但是要注意,使用数组来做哈希的题目,是因为题目都限制了数值的大小。

而这道题目没有限制数值的大小,就无法使用数组来做哈希表了。

而且如果哈希值比较少、特别分散、跨度非常大,使用数组就造成空间的极大浪费。

此时就要使用另一种结构体了,set ,关于set,C++ 给提供了如下三种可用的数据结构:

std::set
std::multiset
std::unordered_set
std::set和std::multiset底层实现都是红黑树,std::unordered_set的底层实现是哈希表, 使用unordered_set 读写效率是最高的,并不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,而且还不要让数据重复,所以选择unordered_set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vector<int> intersection(vector<int>& nums1, vector<int>& nums2) {
unordered_set<int> result_set;
unordered_set<int> nums_set(nums1.begin(), nums1.end());
for (int num : nums2) {
if (nums_set.find(num) != nums_set.end()) {
result_set.insert(num);
}
}
return vector<int>(result_set.begin(), result_set.end());
}
};

补充(用数组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vector<int> intersection(vector<int>& nums1, vector<int>& nums2) {
unordered_set<int> result_set; // 存放结果,之所以用set是为了给结果集去重
int hash[1005] = {0}; // 默认数值为0
for (int num : nums1) { // nums1中出现的字母在hash数组中做记录
hash[num] = 1;
}
for (int num : nums2) { // nums2中出现话,result记录
if (hash[num] == 1) {
result_set.insert(num);
}
}
return vector<int>(result_set.begin(), result_set.end());
}
};

注释:

1.unordered_set nums_set(nums1.begin(), nums1.end()) 是使用迭代器范围初始化 nums_set 对象的方式。在这里,nums1.begin() 返回 nums1 容器中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,nums1.end() 返回 nums1 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之后的迭代器(即末尾迭代器)。
通过将迭代器范围作为参数传递给 unordered_set 的构造函数,可以将 nums1 容器中的元素插入到新创建的 nums_set 集合中。这样就实现了将一个容器中的元素复制到另一个无序集合中的功能。
具体来说,nums_set(nums1.begin(), nums1.end()) 的作用是将 nums1 容器中的所有元素复制到一个新的 unordered_set 对象 nums_set 中。这样,在后续的代码中,我们就可以使用 nums_set 来快速查找元素是否存在,而无需遍历整个数组。
2.for (int num : nums2) 是 C++11 中引入的 range-based for 循环,也叫 foreach 循环,用于遍历容器中的元素。
具体来说,这个循环的语法是:for ( element : container ),其中 element 是容器中元素的类型,container 则是一个支持迭代器的容器对象,包括 vector、array、list、set、map 等等。
在每次循环中,element 将被自动赋值为 container 中的下一个元素。这样就可以方便地遍历整个容器,而不需要使用迭代器。
在这段代码中,for (int num : nums2) 的作用是遍历 nums2 容器中的所有元素,并将每个元素赋值给 num 变量。通过这种方式,我们可以逐个处理 nums2 中的元素,实现对数组的遍历和操作。
3.nums_set.find(num) != nums_set.end() 是用于判断 num 是否在 nums_set 中的条件语句。
在 unordered_set 中,find() 函数用于查找指定元素是否存在,并返回指向该元素的迭代器。如果元素存在,返回指向该元素的迭代器;如果不存在,返回一个指向 end() 的迭代器。
因此,nums_set.find(num) 将返回一个迭代器,如果 num 存在于 nums_set 中,那么该迭代器将指向 num;如果不存在,该迭代器将指向 nums_set.end()。
所以,nums_set.find(num) != nums_set.end() 的判断表达式实际上是判断 num 是否在 nums_set 中。如果返回值为 true,表示 num 存在于集合中;如果返回值为 false,表示 num 不存在于集合中。
在代码中,这个条件语句用于判断 nums2 中的元素是否同时存在于 nums1 中,如果存在,则将该元素插入到 result_set 中。这样就实现了求两个数组的交集的功能。

快乐数

思路:

题目中说了会 无限循环,那么也就是说求和的过程中,sum会重复出现,这对解题很重要!

正如:关于哈希表,你该了解这些! (opens new window)中所说,当我们遇到了要快速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出现集合里的时候,就要考虑哈希法了。

所以这道题目使用哈希法,来判断这个sum是否重复出现,如果重复了就是return false, 否则一直找到sum为1为止。

判断sum是否重复出现就可以使用unordered_set。

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求和的过程,如果对取数值各个位上的单数操作不熟悉的话,做这道题也会比较艰难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int getSum(int n) {
int sum = 0;
while (n) {
sum += (n % 10) * (n % 10);
n /= 10;
}
return sum;
}
bool isHappy(int n) {
unordered_set<int> set;
while (1) {
int sum = getSum(n);
if (sum == 1) {
return true;
}
if (set.find(sum) != set.end()) {
return false;
}
else {
set.insert(sum);
}
n = sum;
}
}
};

两数之和

思路:

当我们需要查询一个元素是否出现过,或者一个元素是否在集合里的时候,就要第一时间想到哈希法。

本题呢,我就需要一个集合来存放我们遍历过的元素,然后在遍历数组的时候去询问这个集合,某元素是否遍历过,也就是 是否出现在这个集合。

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到使用哈希法了。

因为本题,我们不仅要知道元素有没有遍历过,还要知道这个元素对应的下标,需要使用 key value结构来存放,key来存元素,value来存下标,那么使用map正合适。

再来看一下使用数组和set来做哈希法的局限。

数组的大小是受限制的,而且如果元素很少,而哈希值太大会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。
set是一个集合,里面放的元素只能是一个key,而两数之和这道题目,不仅要判断y是否存在而且还要记录y的下标位置,因为要返回x 和 y的下标。所以set 也不能用。
此时就要选择另一种数据结构:map ,map是一种key value的存储结构,可以用key保存数值,用value再保存数值所在的下标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class Solution {
public:
vector<int> twoSum(vector<int>& nums, int target) {
unordered_map<int, int> map;
for (int i = 0; i < nums.size(); i++){
auto iter = map.find(target - nums[i]);
if (iter != map.end()) {
return{ iter->second,i };
}
map.insert(pair<int, int>(nums[i], i));
}
return {};
}
};

在这段代码中,pair<int, int>(nums[i], i) 是创建一个键值对的方式。pair 是 C++ 标准库中的一个模板类,用于存储一对值。它包含两个成员变量 first 和 second,分别表示键和值。
所以,pair<int, int>(nums[i], i) 创建了一个整型键值对,其中 nums[i] 是键,i 是值。然后,通过 map.insert() 函数将这个键值对插入到哈希映射 map 中,以便之后可以通过键来查找对应的值。
简而言之,pair 的作用是将两个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存储和操作,用于表示键值对关系。